??? 記得做教師的母親初次見兒子捧著我給他買的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王子復仇記》等看時,不無“擔憂”地問我:“大人的書這么小的孩子能看懂嗎?”還未等我答話,在一旁看書的兒子頭也不抬地答道:“能看懂!”為了驗證兒子看書的“成果”,在兒子讀完后,母親便根據書中的內容對兒子進行提問,令母親吃驚的是,小說中錯綜復雜的人物、情節,兒子居然分析得頭頭是道!
??? 我想,倘若不是真的完全“讀不懂”,那么,身為家長,何必要在孩子充滿興致開始讀一本書之前,就為他的閱讀范疇設限呢?正因為每個孩子的性別、個性、興趣、天賦、閱讀水平、心中所抱持的理想,以及當前自己的閱讀需求等諸多因素都不盡相同.
??? 因此,即使孩子的面前擺放著同一本書,但每個孩子所看到、讀到這本書的感覺和想法也會有所不同。既然如此,我們又何必為孩子制造出種種關于“閱讀類別”的橫向限制,乃至“閱讀順序”的縱向限制呢?